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文化艺术管理 文化产业 发展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受多方面因素刺激有很大发展。但要实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加强文化艺术管理。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文化艺术管理,并不是盲目、随意的实施,而应结合资产市场的现状,运用科学的管理技巧,合理的规划、设计、创作、营销,才能促使文化艺术产品新颖、独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一、文化艺术管理概述
所谓文化艺术管理就是对文化艺术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操控,实施人为影响的过程,为了达到预设的理想目标、最佳的文化艺术效果,人们会运用智慧和所掌握的科学理论对文化艺术活动设定目标、组织实施。相对于物质性的商品来说,利用文化艺术管理所推出的营利性文化艺术产品更具意义。因为,营利性文化艺术产品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尽管其与物质性商品一样,都以盈利为目的,但其生产、组织、管理、销售等环节都不同物质性的商品,并且营利性的文化艺术产品可以提升人们的艺术水平,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总之,文化艺术管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二、文化艺术管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一)文化产业及特性
2003年文化部把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这一规定的确立,使得文化产业更加清晰化和明了化,同时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文化艺术管理可以有效的实施,具有产业特性的文化艺术产品相继推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类型较多,其中包括劳动的文化服务、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当然,受多种因素刺激的文化产业也可能出现发展偏差。而文化艺术管理的实施,可以对文化产品进行监督,规范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更好的发展。
(二)重视文化艺术管理要素
利用文化艺术管理推出的营利性文化艺术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工业产品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但文化艺术产品则不能。因为劣质的文化产品无人问津,无法推动文化艺术产品销售。所以,要想在激烈、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推出文化产品,一定要合理设计文化艺术产品、规划文化艺术产品销售方案、制定文化艺术产品宣传手段,促使文化艺术产品吸引人们的眼球,以得到人们的青睐,大量销售文化艺术产品。以经典作品《泰坦尼克号》为例,此作品具有文化特性,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时代特点、民族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说,文化艺术管理要素包含管理和艺术两方面的内容,在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以提升文化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商业性、文化特点,刺激文化艺术产品销售。
三、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一)在观念上重视管理要素
借鉴发达国家文化艺术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确定的是在观念上重视管理要素是实现文化艺术管理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只有真正意识到文化艺术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在实施文化艺术管理的过程中时刻注意突出管理要素,才能够促使文化艺术管理以文化产业战略高度角度出发,科学、专业地管理文化艺术产品,提高文化艺术产品价值,促使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例如,中山市小榄文化艺术品产业基地以“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实现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为目标,科学地规划文化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将油画、国画、工艺品的专业生产、批发、出口、零售及旅游景等融入到基地中,作为文化基地主要经营内容,并创建书画爱好者欣赏、收藏和交易艺术品的平台,以此来吸引受众,大大促进了基地发展。所以,重视文化艺术管理要素,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改变民营企业管理现状
在改革开发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不断的变化。在不稳定的资产市场中,促进文化艺术产品销售,需要结合资本市场的特点、消费者的需求、文化艺术企业实际情况等,推出具有文化特性的文化艺术产品。但我国大多数民营文化艺术企业管理模式比较传统,管理手段比较保守,管理形式比较单一,这使得文化艺术产品创作存在一定缺陷,无法有效地推出。对于民营企业管理现状不佳的情况,应当予以合理的改善,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管理的作用。民营企业文化艺术管理的改革,首要工作就是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现状和消费者需求。其次,通过专家论证、资金筹集、选题、票房统计等环节的实施来确定产品。再次,由专业的管理团队来科学、合理、专业地规划产品宣传、产品销售渠道、产品销售等,为更好的进行产品销售创造条件。最后,以设定的最佳的方式销售产品,促使产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结束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已被提到了战略高度,如何有效的进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课题。就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不断扩大、不断发展的情况来看,加强文化艺术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观念上重视管理要素、注重政策引导,促进文化艺术产品开发、改变民营企业管理现状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兴越,马英霞.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J].前沿,2013(1).
[2]卢仁声,傅荣,吴成钢.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0(1).
[3]王伟年,王士君.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运行模式及发展策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府支持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意识形态特征的经济形式,它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受到政府的影响和控制。缘于文化产业自身双重属性的特点,一方面受制于市场规律的左右,另一方面还为我国的意识形态体制所钳制,因此,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制度支撑作用。
一、政府制度支撑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一)文化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制度支撑
相对于其他产品而言,文化产品的需求具有特殊的层次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文化产品的供求矛盾,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得到调节的,如那些满足公众一般文化需求的娱乐类、劳务类文化产品。但是,还有部分具有资源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文化产品是市场价格机制无法调节的。文化产品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具有寡头垄断特征,价格信号无法反映其供求的真实信息。文化领域中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市场垄断进行干预或监管,避免在文化发展中出现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二)文化产业的双重目标需要政府制度调节
文化产品具有经济和精神双重属性,发展文化产业最理想的状态是同时实现商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现阶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往往是矛盾的。追求高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其社会效益,如文化市场上不同程度存在的低俗产品。良好的社会效益却不一定带来经济效益,如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专业知识和格调高雅的文化产品。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必将导致文化产业走向通俗化、甚至庸俗化的道路。因此,政府应该运用一定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文化产业给予发展方向上的指导,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三)公共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制度扶持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架构、产权制度和人才制度,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而这些条件都是市场无法自发提供的,而政府却可以利用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制定相应规则,并保证规则得以有效遵循。正如弗里德曼所说:“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①同时,政府还可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制度平台,从而降低文化产业的生产成本。目前我国的文化体制还不健全,关于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和立法还不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和产业运行机制还未真正的建立起来。所以,政府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政府文化产业现行制度缺陷及影响
(一)职责重叠
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性和我国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治理模式使得政府成为文化领域的“准主体”,造成了政府的多头管理。其后果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是行政损耗。政府的干预触及微观领域的每一个角落,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性和自衍功能结构被完全漠视,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要达到“供需平衡”,政府只能自掏腰包。同时,政府将有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进行拆分管理,如一个文化企业要进行文艺作品的产业化开发生产,其不同的产品形态分别隶属不同的主管部门或一种产品形态同时隶属更多的主管部门。这样一种制度结构,不仅会给文化产业秩序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而且会弱化政府的执行力、政策影响力,也增加了文化产业单位的政策成本。
二是政出多门。政府不同的文化主管部门大都制订有各自权限内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这些政策或者指向不同的文化产业具体领域,或者指向相同的文化产业具体领域,而对于涉及多个具体生产领域的文化企业而言,就不得不面对这些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它们的政策主体。这些政策内容之间往往缺少管理内容上的统一性以及操作功能上的协调性,甚至会出现政策主体之间的指向冲突。如网络游戏业管理中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行政程序和监管尺度相互抵触,各种名目的“国家文化产业基地”衍生自政府完全不同的文化管理系统,这种局面致使政府的产业导向作用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二)管理缺位
首先,由于认知错位,政府没有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认识文化产业的性质,仍然把“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体制支撑点而不是把“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体制支撑点。②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直接反映,就是文化主管部门按照文化意志为文化产业给定产业政策,而不是经济部门对文化产业行使政策导向和产业监督,于是经济主管部门绝大多数产业政策和重大宏观经济政策未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领域各项指标的操作程序。
其次,由于支配性制度的存在,使得政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总是按照主观意志和理想发展方式去规划文化产业进程,去实施文化产业跨越式的经济振兴行动。这些支配的努力在市场的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中被消减,造成政策配置失灵,即所出台的政策在支配力量减弱后失去功能性,或政策彼此之间缺乏功能嵌合的内在联系,更谈不上形成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制度环境和产业条件。
三、完善政府文化产业制度支撑的思路
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寄希望于政府的首先是产业环境和政策给定的产业支撑条件,没有这些起码的条件,则文化产业就不可能在利益博弈的市场空间生长和进化。充分体现政府对文化产业制度支撑功能的,就在于提供功能化而且体系化的文化产业政策配置,为文化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服务和市场监管,这既是政府的权利同时也是政府的责任。
(一)进一步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理顺政府内外权责关系
文化体制改革要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实现对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撑功能,促进文化产业嵌入国家产业体系的整体格局并成为其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型产业链。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性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1、明确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政府部门要尽快与经营托底的“翻牌”文化企业脱钩,切实解决政事合一,政资合一、政企合一的问题,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明确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一方面有利于文化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助于在文化市场内部形成公平竞争的氛围。同时,还要改变强制性的推进和制造文化产业链的做法,如圈地式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遵循市场规律办事。对于一些从事特殊的文化资源如文物、旅游以及公益性文化的企业,必须严格明确其市场主体的方向和范围。
2、转变政府管理文化市场的职能
从职能行使的范围来说,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即从经济层面而言,文化企业的自主决策权不断提升,获得更多的市场主体地位,微观管理更多的体现在意识形态层面;从职能行使的方式来说,以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杠杆调节和法律制度监管为主,即将文化产业纳入到与其它产业经济部门的整体框架中,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经济手段,形成事实上的宏观经济政策覆盖,同时又兼具有序、规范的市场监管秩序;从职能行使的性质来说,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即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发展和完善文化产业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自组织体系,③如文化中介服务体系、文化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文化评估检验和文化举报等一系列监管体系。
3、进行政策结构调整
政府的产业政策结构要保持系统性、严密性和统一性,其制度张力和行政治理程序同样也要保持其全程覆盖和连续稳定性,这样才能确立政府与市场和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及其监管合法性,才能确保市场竞争和产业竞争的强度与稳定性,确保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植目标和过程能够做到公平、公正。
(二)集中精力构建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模式
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前提下,政府应该摆脱居高临下或者大包大揽的文化管理传统定势,避免热衷于项目审批、基地命名和宣传效应等行政化乃至意识形态化的调节手段,把注意力集中于推动文化产业的政策治理上来。
1、出台优惠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政府的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应既包括金融、财政、税收等物的方面,更应包括人的方面。在投融资方面,政府应推动多元化投资、金融市场融资、倾斜性金融信贷政策等,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融资渠道社会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扶持方面,可制定税金减免、税利返还、差别税率和设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政策等,达到“放水养鱼”的目的。在人才政策方面,应建立有效的创意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分配制度方面,积极探索以“创意资本”为主的新型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权等分配形式,使人才能得到市场化、制度化的激励,由此增强产业创新动力。在制定执行政策时,应最大限度地拓展政策空间,努力营造政策“洼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2、科学服务文化产业,积极发挥导向作用
由于文化产业内部的差异,文化产品参与社会交换的深度、广度和形式有很大差异,政府应该尽快地建立一整套内部转移制度,运用文化产业内部的利润转移来防止“商品拜物”倾向的文化变异行为。④在调控的方向上,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中弱势部分的扶持力度,如对代表民族优秀文化水准、带有公益性的文化生产活动提供公共宣传、公共设施等服务,通过自觉的内部利润转移政策弥补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缺陷,从而保证文化产业在整体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
3、建立规范有序的监管体系
首先,政府应根据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要求,建立统一协调的文化市场综合管理机制,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控与管理。其次,政府要加快文化立法进程,通过法律来规范文化市场,重塑市场秩序,通过法律来加强文化管理,保证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立足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各项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制法规。再次,政府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稀缺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和文化资源保护是文化产业崛起、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要加大打击侵权的力度,整顿和规范文化产业市场秩序,特别是要加强对信息网络、咨询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的管理,保护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①弗雷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6
②王列生.论政府对文化产业制度支撑的功能缺位.艺术百家,2010(1)
③任玉平.文化资源开发中政府监管的产业组织思路.太原大学学报,2008(12)
④侯晓斌.政府在发展文化经济中的作用.沧桑,2008(5).
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观念意识
[DOI]10.13939/ki.zgsc.2016.31.250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近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因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所设置的,其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想而知,尽管实践性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现实中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实践环节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和缺憾。
1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
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认识和加强。首先是教师教学方面的观念意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因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是文化艺术的生产从传统精英文化到大众消费文化的蜕变,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出现。比如传统社会最为经典的文学艺术,在当代则是以影视艺术形式出现,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 “产业化”(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最为成功的戏曲艺术,其鼎盛时代的元明清(早期)是以经典作家作品见长,而从近代以来的包括传统戏曲到当代影视为主的视觉演艺艺术则毫无疑问已经演变为一个演员和明星的时代。传统与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其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的有着极大的差异,文学经典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当代明星艺术生产机制更是截然不同,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对于自己的创作往往秉持一种“藏之名山,以待来者”的情怀,而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生产者则抱持一种“不发表就发霉”的焦虑。而从事文化产业教学的过程,比如许许多多的专业基础课如各类艺术史、艺术理论,就要更加注重研究这些规律,即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实际过程,既然当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的文学、艺术、美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就不能再是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课程等传统授课内容的惯性延续,而应该有热情、有勇气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去改变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仍以文学艺术课程为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学艺术课程既要讲授传统文学艺术学科的关于作家、作品和艺术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传统艺术向现代大众文化、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现实实践规律揭示出来,这当然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惯性中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他们大多是都是从传统学科转移而来)。文学艺术课程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产业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无论其面对的是文史类的基础课程,还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都要面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自觉意识到教学内容的现实和实践性,加强现实实践的观念意识。
就学生学习和接受层面而言,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是一门现实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观念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外乎艺术史类、艺术理论、美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课程,从学理上讲,这种课程设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学生学习中,由于缺乏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度去把握和统领这些学科,所以现实给学习者造成的感觉往往只能是感觉所学课程杂多、混乱,甚至是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实实践性的问题意识,并以此问题意识把文化产业管理各门类课程统合起来。
问题意识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最重要推动力。与传统科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各自门类领域内进行不同,随着大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当代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被打破,现代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研究已经取代传统科学研究的“学科导向”方式。一个问题只有被意识到并被提出来,才可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并得到合理的解决。问题意识成为思维的动力;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多或少地意味着思想上的创新,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尤其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在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注重为现实产业实践服务的学科,树立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切实而必须的,加强现实实践性观念意识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是势在必行,正如赫拉利所说,创新的政策或者制度,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才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对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的重视,对知识的信仰,已经成为以色列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性格,甚至已经构成了国民的潜意识,也是以色列能够持久创新的动力源。以色列拥有两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尤其是后者,整个国家7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来自这所大学。大学中也并非以学术论文来考核教师,而更关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这最好不过地证明了观念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同样也可以在笔者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十余年的实践和观察中得到证明: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基础同样是文理科专业,但毕业后,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变成了经管、新闻等社会新兴行业,而专业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反而比其他专业训练时间更长的学生表现更出色。这就主要得益于这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即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过分看重平时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他们更认真对待各种各样的学期论文、科技赛事,并依此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理论去理解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园文化实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本文的校园文化实践,则主要是指校园文化中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与传播的部分。在这个方面,学校乃至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原因很简单,社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大学内部扶持文化,并帮助地方文化的传播,自然而然大学就成为地方和区域性文化艺术传播的场所。虽然,在校园文化范围内的参差不齐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能并不是职业水准的,大学生群体在走出校门之后确确实实也只是一部分人从事艺术活动,但是,大学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经营者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受众和消费者。尤其是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就学的人越来越多,是他们构成了当代文化艺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实践业已表明,社会公众参与文化艺术度的标准首先是教育水平,这一点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父母职业和种族文化等指标。现实的状况是,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受过艺术培训,那么成年之后其参与或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则是显著提高。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如京剧、水墨山水这些国粹,政府和社会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外国人来传承和保护一样,同样,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也应该首先是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和山东各级各类学校自己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到大从没接触过山东吕剧的人日后能成为这种文化产品的爱好者、消费者。
校园文化实践的主体应首先当是学校,因为它时涉及财政投资,学校管理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学生参与的宏观方面的组织。另一个主体当然就是全体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对一个身处其中正值思想观念长成的大学生的影响则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就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而言,一方面学校学院层面的各种节庆活动、会议会展、艺术演出、科技赛事等涉及组织、策划、传播等环节,都要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全力参与,学校学院组织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既要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又要给予学生犯错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踊跃参加或是成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学校各种艺术体育等团体组织活动,确确实实把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实践是一个复杂课题,它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乃至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方式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学校校方,对此将专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3校企合作
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探讨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有利于文化产业学生的就业,还可以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的广泛重视,校企合作也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就许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而言,目前校企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完整体系。首先是校企信息交流少,课程设置与文化产业不对接,学校没有真正进入文化企业,对文化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了解和把握不够详细。与文化企业的合作也仅仅局限于做个项目或是咨询,还没有真正从学生教育和培养出发,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服务地方文化产业,来培养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应用型课程开设得较少,课程内容设置较落后,各种实践实训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其次是校企合作缺乏动力与活力,教师队伍所从事的科研脱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实际,文化企业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习。高校与企业尚未建立起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合作模式,因而合作意愿低微。作为高校教师方面,教师的科研没有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实际,而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事一些研究,研究成果往往脱离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现实,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方面,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虽和的经济效益,对在校学生实习的接受意愿低,怕影响经济效益。三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自身技能型、实践型教师缺乏。文化产业是新兴学科,短短几年内全国上百所大专院校都以抢抓机遇的心态上马这一专业,那么如此多的师资从哪里来?这一点从不同学校把文化产业放在不同的学科和学院就有时了解,目前这一专业单独建立一个学院的少之又少,有的放在文学院,有的放在历史学院,有的放在艺术学院,有的放在管理学院,放在经济学院或是商学院的也不在少数,大多数文化产业教师都是从别的专业转过来或是兼职的,这些教师人来到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但是他们的业务和理论素养短时间难以改变。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授课偏重理论,实践太缺。尽管目前很多文化产业专业教师已认识到课堂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在课堂上尝试着一些改变。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是理论知识传授多,文化产业案例结合少,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还在大多学校存在。此种局面不利于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教材建设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严重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权威的、被广泛认可的教材较少。许多课程要么没有教材,要么就是借用其他专业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都是隶属于传统社科领域,内容多,偏重理论,一现在许多学校使用艺术史为例,文化产业专业的艺术史一般为32小时,2学分,但是他们使用的各个门类的艺术史,如中外音乐史、中外美术史、中外文学史或是中外戏剧史大都是艺术性专业的教材,不仅专业性强,而且内容多,因为这些课程在艺术性专业一般是两个学期64课时,而适合文化产业专业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
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系统 柔性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0 引言
在现代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环境下,大量高新技术的引入、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竞争的激烈化和全球化,使得企业的环境变得复杂多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一次次的严峻考验。在这样一种生产环境下,企业对环境地变化能够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即柔性,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企业管理的柔性能够缩短企业生产周期,节省劳动力并增强制造能力,还可弥补规模经济的不足,有效的防止决策中的随意性,防止陈旧的管理。具有高水平管理柔性的企业的确在瞬息万变和激烈波动的市场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柔性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企业管理的柔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1,2]。这标志着企业竞争的重点已逐步从成本、质量转移到柔性上。当今世界企业经营管理将逐步进入以柔性为中心,成本、质量和服务等战略要素多位一体的时代。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企业管理柔性的因素,建立了企业管理柔性的递阶层次结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企业提高其管理柔性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1 企业管理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是个由多要素、多层次所构成的具有经营过程和管理过程的人造微观经济系统,而企业的管理系统则是由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经营方式、生产技术等多方面组成。企业管理系统的柔性就是要使企业管理各要素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按照企业管理内部运动的规律,进行有效组合,从有利于发挥这些要素的功能及提高系统整体管理的柔性。这里为了方便下面的讨论,将企业管理系统抽象为:企业再造、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四个部分[3]。
1.1 企业再造 企业再造的是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这为企业实现柔性管理提供了机会。企业再造的核心是以重整业务流程为突破口,以完整性为出发点,将原来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通过业务流程重组,过去僵化的管理体制被打破,组织内部的冲突和扯皮现象减少,员工拥有了自主权,积极性极大提高。即企业再造是在更高层次上确定企业如何对市场做出反应,如何识别潜在市场与创新市场,并在这种识别与创造中重新定位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企业再造的目的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从员工个人到整个组织对瞬息万变的环境的适应能力[4,5]。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的柔性、组织结构再造的柔性、制度创新的柔性和业务流程再造的柔性。
1.1.1 企业战略的柔性。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商海中,企业需要从战略目标制定、规则调整到战略实施都贯彻柔性化的理念,才能在运营中表现出很强的应变弹性。柔性的战略观念能使人们以一种更能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管理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这种新的战略观念主要是企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要真正以满足消费者(客户)的需要作为组织的战略目标;增强组织利用新技术的弹性;加快新产品开发迅速进入新的生产活动领域,抓住有利时机,抢占新的市场等[6]。
1.1.2 组织结构的柔性。由于传统组织管理模式决策周期长,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不能灵活多变地适应市场需求,建立柔性管理组织结构势在必行[6]。近年来,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扁平化、工作团队、网络化、虚拟化的发展趋势。扁平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比层次结构更具有柔性,它能够通过改变内部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不同要求,表现出极强的应变能力。同时,这种组织结构为组织内部成员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发展空间和支持条件,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组织的运行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1.1.3 制度创新的柔性[3]。制度创新在于以充分的产权和制度设计来降低交易费用。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制度创新所导致的产权重新安置和制度设计的效率要通过企业柔性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得以展现。企业要不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改革。这样才能使更新、更完备的企业制度和体制继续被创造出来,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现代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运作的要求。
1.1.4 业务流程再造的柔性。所谓业务流程是指一组逻辑上相关联的业务活动,企业依靠这些关联活动来实现预定的目标。重整业务流程,就是要从整体流程出发,先考虑企业从投入到产出的总过程,找出目标,然后重新分析不同业务流程以及同一业务流程中的各环节的内在关系,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企业管理的最大柔性。
1.2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是指某项新产品从设想、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以及销售一系列技术活动的综合。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的柔性,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提高技术的柔性,才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从总体来说,企业技术柔性主要包括自动加工系统柔性,物流系统柔性、信息系统柔性和软件系统柔性[7]。
1.2.1 自动加工系统柔性是指当作业发生变化时,加工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调整能完成多种操作的能力。还可分为设备柔性、工艺柔性、作业柔性、路径柔性等。
1.2.2 物流系统柔性是指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手段将多种物料在设备之间转移的能力。它能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在制品库存,并缩短生产周期。
1.2.3 信息系统柔性是指对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所需各种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并通过计算机及其它控制装置对设备实现分级控制的能力。
1.2.4 软件系统柔性是指企业用计算机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包括设计、规划、生产控制和系统监督等软件的柔性。
1.3 市场营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越来越注重市场营销,促使企业提高市场的柔性,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3]。市场营销的好坏,决定了企业总体效益的高低,只有搞好市场营销,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柔性,从而加速商品的周转和销售,减少产品积压以及资金的占用,加速资金回笼,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中去。其中主要包括绿色营销的柔性、服务营销的柔性、知识营销的柔性、网络营销的柔性与文化营销的柔性[8]。
1.3.1 绿色营销的柔性。绿色营销的基本含义是企业通过营销活动,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一环节都应该考虑到消费者、环境及社会的利益。绿色营销是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要适应绿色大趋势,以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形象和竞争力。
1.3.2 服务营销的柔性。服务营销是指通过取得顾客满意和忠诚来促进买卖双方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获得适当的利润和公司长远发展。实施服务营销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适应力的现实要求。在竞争日益激烈、技术与经营方式纷纷被仿效的今天,服务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是有着独特的作用。
1.3.3 知识营销的柔性。知识营销代表了一种先进的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在产品推销的同时,向社会传播与产品有关的知识、技能,让公众不但从直接的物品使用中受益,还从企业那里得到文化、知识等熏陶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它提倡掌握科学方法,通过向顾客传播知识与技能,变潜在的消费群体为现实的顾客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利润。知识营销将会为企业带来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1.3.4 网络营销的柔性。网络营销是因特网发展日益成熟的直接结构,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它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商务模式,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对现代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网络营销对企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机会,努力开创营销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3.5 文化营销的柔性[8]。文化营销是通过有意识地发现、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是站在主动利用文化环境因素的角度,把文化与营销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使文化渗透到产品、品牌及企业形象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
1.4 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工作方法、工作部署、工作业绩和效率与企业文化紧密相关。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柔性管理方式,又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理论。同时,它又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致胜的手段。企业文化柔性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念及经营理念在动态环境下的不断创新,企业中各利益主体的观念和利益也相应经历调整过程,以期形成相应的企业使命和有利于柔性管理的氛围,即企业文化的柔性越强,就越有利于柔性管理的实现[5]。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的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9]。
1.4.1 精神文化的柔性。企业的精神文化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等。
1.4.2 制度文化的柔性。企业的制度文化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实际上是对企业职工和企业本身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影响的部分,主要包括企业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特殊制度三方面。
1.4.3 物质文化的柔性。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生产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主要包括企业的厂房、工艺装备和产品等,它们是群体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2 企业生产系统柔性评价——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将复杂的问题分为若干层次,逐步分析,可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也可以防止对某类问题出现前后矛盾的主观判断[10]。几十年来,它成功地运用于社会、政治、技术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它也适用于对企业管理系统柔性的分析评价。
使用层次分析法首先要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称为元素的各组成部分,再把这些元素按属性分成若干组,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处于最上层的通常只有一个元素,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称为目标层。中间的层次包括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称为准则层。最低一层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方案或体现各准则要素变化的指标,称为措施方案层或指标层。在我们这个问题中,目标层为评价企业管理系统柔性,准则层则B表示影响企业管理系统柔性的因素,每个要素的变化又可以用若干项指标来反映,即准则层C,方案层D为不同企业的管理系统。根据我们对企业管理系统的分析,建立其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各层元素中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人们对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这些判断通过引入合适的标度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相对重要度计算的重要依据。
为了避免决策受个人业务水平的限制,常使用专家评比法或德尔菲法等建立判断矩阵中的相对权重。对两两比较构造出的判断矩阵,要检验其一致性,若不满足一致性条件,则要修改判断矩阵,直到满足为止。另外,在不同时期应根据当时情况重新判断,以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首先利用专家评比法建立准则层B各元素对目标层A的相对权重,得到的判断矩阵为4×4阶矩阵。根据算术平均法得到准则层B的层次单排序,即单一权重向量,同时这一权重向量也是准则层B的组合权重向量,记作W′=(W1,W2,W3,W4)T。
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准则层C各元素对准则层B各元素的重要程度,得到的判断矩阵均为16×4阶矩阵,其单一权重向量分别记作:
W12=(W11,W12,…,W116)T
W22=(W21,W22,…,W216)T
W32=(W31,W32,…,W316)T
W42=(W41,W42,…,W416)T。
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准则层C的组合权重,令组合权重向量为C:C=(W12,W22,W23,W24)TxW′
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方案层D对于目标层A的数值,即对各企业管理系统柔性的评价,并得到一个评价值。令企业管理系统i的16种柔性类型值为一个向量:
Ai=(ai1,ai2,…,ai16)T
上式中qik为第i个企管系统k元素的评价值,Vj为第j元素的综合评价值。
从上可以看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生产系统柔性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主观性[11]。这是因为,对不同的柔性目标,不同的管理决策者以及不同的企业生产系统,柔性类型的相对权重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构成的判断矩阵就各异,这完全取决于管理者或专家的经验、主观判断以及特定的环境。因此,即使对同一企业生产系统,其柔性评价可能也会不同。其次,生产系统柔性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是否科学和切合实际,对其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有极大影响。企业生产系统柔性递阶层结构的建立一是要考虑问题求解的需要,不同问题其递阶层次结构也将有别;二是取决于管理者和决策者对企业生产系统柔性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
3 结语
柔性作为管理系统所应具有的重要特征,它是作为应付动态多变的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与以往对管理系统柔性的概念性、框架性的研究相比,本文研究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使对企业管理系统柔性构成要素和整体柔性的评价更加切实可行,为评价管理系统基于柔性的竞争力、分析和改善管理系统的功能提供了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旭,武振业.面向敏捷制造的可视化柔性决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2000.6(6):41-45.
[2]庞庆华,潘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环境下柔性调度的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5-70.
[3]陈晓慧.现代企业系统柔性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武汉:武汉工业大学.1999.5.
[4]时间,雷鸣.柔性管理及其对我国企业界的影响[J].经济师.2002.6:163-164.
[5]董华.柔性管理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2001.5:41-43.
[6]冯周卓.走向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性篇5
1.1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分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按照市场流通对象维度划分,可分为3大类:①文化产品市场——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商业形式的产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初期发展阶段的主要市场结构和重要基础,包括图书出版市场、演出娱乐市场、广播影视市场、电子音像市场、文化会展市场、文化艺术品市场、动漫市场、网络游戏市场等。②文化要素市场——是指各类文化要素的交易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以要素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结构,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是市场结构转换的过程,即从产品市场为主体转变为以要素市场为主体,当非物质形态的要素市场(如资本、金融、技术、产权等)发展成为市场的主要内容时,也就标志着市场发展进入了现代市场体系阶段。③文化服务市场——是指作为其他产业厂商和消费者的中介,为其交易提供文化附加值的市场,主要指的是文化中介市场、文化流通市场与文化行业组织等。此外,按照市场交易空间维度,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还可划分为地方性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和国际市场等;按照竞争程度划分,可分为完全竞争文化市场、完全垄断文化市场、垄断竞争文化市场、寡头垄断文化市场等;按照市场交易时间维度,可分为现货交易市场、远期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等。1.2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特征第一,统一性。统一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市场一体化,指的是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市场整合,特征是在一体化区域内不同地方的文化市场主体行为受到统一供求关系调节[1]。我国文化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垄断与地方行政割据现象,统一的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就是市场由分割走向统一的过程,推动公平的文化市场环境营造。第二,开放性。开放就是把自身的经济发展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开放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文化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相互渗透与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标。第三,竞争性。竞争是相对垄断而言的,垄断性市场的存在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使市场机制失灵。当前我国文化市场通过行政力量实现市场垄断,造成了很多要素流动壁垒,应逐步打破部门与行业壁垒,为文化发展创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第四,有序性。主要指市场交易和竞争具有良好秩序,包括市场主体机会与权利的对等、价格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等,具体体现为统一的文化市场规则、健全的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强有力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灵活多样的文化产品流通方式和渠道以及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2]。
2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需求
2.1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我国传统文化市场管理是基于行政性“行业分层”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机构是按照行业分类方式设立的,条块分割(地方和行业一纵一横)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成为制约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体制。传统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局限在于: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形成行政性行业垄断,造成限制文化产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壁垒以及文化资源配置与整合的低效率;政府与市场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功能定位未理顺,行政部门多头管理、职责分工不清晰,极易出现职能交叉和管理缺位等现象。如那些挂着来自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甚至是科技部等的“集聚区”“示范区”“实验区”牌子,却缺少原创能力的文化产业园区便是多头管理很好的例子[3]。事实上,我国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已从2004年开始了改革,《行政许可法》以及《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的出台,虽然以“统一综合执法”为名的部门合并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文化市场执法体制,但此举对我国原有分行业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冲击,将文化市场体系建立的基础从政府支持转向市场竞争,是对文化市场管理资源进行整合迈出的重要一步。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组建,意味着我国大文化部制的进一步完善,但传统基于文化事业的“竖井式”管理模式并没有根本消除,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如如何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明确政府大文化管理的职能等。2.2分行业指导,推动重点文化产品市场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由门类众多的子市场构成的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文化产业各个行业之间在生产方式、传播途径、交易环境等方面的区别越来越明显,相应地不同文化产品市场在政策需求上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了要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以及动漫游戏等5大类文化产品市场。因此,要根据“一业一策”的原则,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分业指导,逐步完善符合各类文化产品市场政策需求的措施,并推动重点文化产品市场发展。如我国图书出版物市场和电子音像制品市场发展的政策导向性以及推动性比较明显,2011年国务院修改了2部行政法规,原新闻出版总署修订了3部部门规章,都意在更大范围地开放出版物发行市场。当前,出版物市场需要重点扶持的是渠道方面,网络书店“超限战”造成的实体书店困境引起了业界的恐慌,在扶持实体书店建设和发展、争取使实体书店享受到税收相关优惠等方面存在政策需求。再如,从中央到各地方,种类繁多而且过于宽松的财政支持政策降低了动漫产品生产者对高质量作品的追求动力,助长了厂商对消费者需求的漠视[3],按分钟补贴的制度造就了一批投机者和山寨者。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政策运作的可操作性,建立可靠的项目评估审核政策;另一方面建立动漫分级制度,确立动漫制作相关标准,加强内容把关和知识产权保护。2.3建立健全文化产权交易制度文化要素市场是文化生产、流通与消费所必需的产权、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进行交易的场所和资源的集合平台,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主体板块。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由知识产权形成的版权资产,可以说,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是构建文化要素市场的核心所在。2012年国务院通过的《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快培育产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办好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文化产权交易制度,制定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统一规则,规范交易主体行为,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准入制度和重大知识产权交易活动的审查制度,建立文化产权认定和评估机制,创造文化产权保护和规范交易的制度环境。目前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当中。2.4规范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行业组织是指自律性的行业管理组织,文化中介组织是在文化市场中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促成交易而收取佣金等报酬的文化服务机构[4]。随着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文化管理部门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讲,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所具有的专业性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的交易费用和机会成本,协助政府提高行业管理的经济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发展还很不发达:一方面,行业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性,行政依附性强,在经济社会事务协调与管理中缺乏自主性与活力;自上而下的组建方式不合理,职能定位不清。另一方面,2004年9月我国首部经纪人行业管理的行政法规《文化经纪人管理办法》颁布,解决了部分文化经纪人运作不规范的问题,但此法规颁布时间已久,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现代文化经纪人的要求,而且对经纪人的性质、职能、经营范围、权责划分等也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用来规范文化中介机构的管理办法,使得中介机构在规范运作上缺乏监督和管理,导致文化市场上出现中介机构公信力不足,向市场提供虚假信息等问题的出现。
3制度创新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3.1创新文化市场管理制度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的创新体现在传统文化市场管理制度需要从行政性“行业分层管理”走向面向统一大市场的综合性大部制管理模式,从市场整体上进行管理和引导,而转变政府职能将成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一方面,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只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了,各自的职责明确了,现代的、健康的文化市场体系就有望建立起来[5]。关于政府管制与市场的关系,丹尼尔F史普博认为,除去政府管制力量对社会财富分配方面的影响(主要指的是公共产品),市场失灵(主要有3大类:进入壁垒、外部性与内部性)是政府管制介入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6]。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这3大类文化市场失灵,衡量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的效率边界以及政府与市场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功能定位,将政府管制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此外,也要着眼于政府与社会新型关系的重构,因市场失灵未必需要政府直接介入,而间接介入便是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文化事务中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培育文化市场行业组织与社会组织,以协助政府提高行业管理的有效性与经济性。另一方面,明确政府大文化管理的职能。随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组建,新一轮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已逐步深化。由于文化管理职能涉及精神文明建设与意识形态管理,目前各种不同属性的政府管理职能尚未实现有效分化,文化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还相互交织,职能现状的有效厘清是进行有效职能整合与改革的基本前提[7],因此,在合理界定与明确政府部门职能的基础上,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也至关重要。3.2建立中介和行业组织管理制度加强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是文化政府职能转变和现代文化市场管理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着力建设和改造行业组织,制定宏观管理政策,引导与规范行业发展,如出台发展文化市场行业协会的指导性意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明确行业组织的地位、职能、功能和作用,规范行业组织自下而上的组建方式,实现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职能分离,加快政府职能转移,把属于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技术资质审查方面的社会职能放权给行业组织,把适宜行业协会行使的行业管理职能委托给行业协会,并依照有关法规和章程,发挥行业组织在市场协调、行业自律、服务维权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界定各种文化中介组织的性质、职能、权利、义务、责任、服务内容、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等,引导经纪、、鉴定、推介、咨询和拍卖等中介机构在知识产权、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以及法律咨询等方面的规范化运作,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强化中介组织的自律机制,加强对中介机构社会公信力的监督和管理。3.3完善文化产品现代流通体制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是文化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者领域转移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现代流通体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对于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流通体系建设相对薄弱,正处于从粗放型的流通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的转型期[8],流通体制改革处于初级阶段,按行政区划分配文化产品的管理模式导致文化资源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造成了文化市场流通的体制和壁垒。如建立省级新华书店发行集团,就是行政权力干预文化资源再配置,造成的是区域范围内文化市场流通的寡头垄断,不利于无障碍流通的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纲要》指出:“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因此,有必要制定文化市场流通体制改革的专门性指导意见,政府以全国文化市场一体化视角作出统一的制度安排,鼓励连锁、特许连锁、院线制等各种方式推进跨地区发展连锁业态的文化市场流通体系,探索面向消费者的文化电子商务模式,建立新型配送制度,构建网络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交易平台,完善文化行业流通领域信息资源共享和在线交易信用机制等。3.4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是文化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我国市场监管的手段仍然主要是行政手段,文化市场监管效能较低,要适应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要求,就必须加强和完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一方面,要注重依法管理,完备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法律体系是以《著作权法》为龙头,辅之以《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立法层次低以及立法滞后。如早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被正式列为要抓紧研究制定的一部重要文化法律《文化产业振兴法》迄今仍停留在研究论证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急需一部专门法以对文化产业振兴体制、文化产业振兴的基本制度、基本振兴事项和振兴措施等共性问题作出制度安排。此外,要健全市场规则,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文化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明确准入条件、严格市场主体资质审查,把好资质、产品、资金、人员、技术等准入关。另一方面,建立以立法和执法相结合的,以扫黄打非、打击盗版为主体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实施统一执法,继续推动文化管理部门大部门整合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最终实现市场监管职能的“三局合一”。
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性篇6
柔性财务管理是随着现代企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柔性”是相对于传统财务管理方式而言的。这种“柔性”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快速反应,进行动态调整。柔性财务管理注重人,依靠人,更多的是通过构建企业文化等非强制性方式,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自觉将企业的目标和企业的意志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二、文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文化企业轻资产性
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经济产业,重视创意,所生产的产品可以是不具备实物形态的虚拟产品,或者是有一定实物形态的产品如书籍。因此文化产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往往不具有例如机器,厂房这样的大型固定资产,“人脑+电脑”构成了文化产业初期资产的重要部分,通过开发获得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知识产权等构成文化企业的初期资产。
(二)文化企业成本核算多样性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该产业又与一般事物劳务企业具有很大不同,成本核算可参考范式较少,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文化企业的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占了很大的比重。文化企业引入柔性财务制度,有利于从文化企业运营全过程的综合视角出发,将实物成本和以人力成本为主的无形成本结合起来,提出创新性成本分析模式。
(三)文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难度大
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首先文化企业具有受环境变化影响大,文化产品是用于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产品,涉及意识领域,受到国家政策约束,遭受政策风险较大。其次“轻资产”的特性导致文化企业的融资风险大。最后文化产品有较强的时域性,消费者心理难以把握,大众文化产品的寿命短,易过时,盈利周期短。
三、我国文化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文化企业在对财务管理职能的认识上有不同程度的偏差。观念仍停留在保证账务处理正确,节约企业成本,规避税收风险的上。我国的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多为民营企业,其中,家族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企业模式下,财务管理具有随意性大,财务人员素质低,管理模式粗放,财务控制能力缺乏的特点。
(二)融资能力弱
文化企业在进行融资上受到很大限制,一方面是市场对文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认识不够透彻,财政投入和经营者的原始投资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支撑,资金来源有限,与文化产业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特点不相适应,这导致外资和民间资本想要进入文化企业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文化企业的经营风险大,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冲击,这导致金融机构对其贷款信心不足。
(三)专业人才短缺
文化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而具备高素质的知识型财务人才在数量上远不能满足文化企业的要求。主要原因是:一是财务人员的自我觉悟不够,观念局限于把自己的账务处理好,完成企业的要求的财务指标而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二是文化事业单位纵向职能型的组织形式不利于部门间的沟通,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的交流不足,联系不够紧密,获得信息有限。财务人员全面发展的能力受到制约,综合处理事物的能力有待加强。三是中小型文化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的管理者,由于文化企业的特殊性,管理者往往来自文科教育背景,管理具有偏感性和随意性的特点。
四、构建柔性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文化企业要尽快制定出台内部会计管理的制度性方针,明确各个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实行权责分明、职务与业务相分离的工作岗位体系。首先企业管理者要培养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对企业内经营预算、财务会计、内部审计核算等方面的财务事务有较强的认识。其次加强内部监管,对所有的会计凭证、财会资料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档案,完善简化审批报销流程,对重要业务要实行多人签批,对大额财务事项要进行重点审核,防止出现内部财务信息不完整、资金未入账现象。最后加强企业内部监管,使用负面清单原则,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并减少灰色地带。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文化企业要加强与其它产业的联系,统筹国内外市场,最大限度开发出文化产品的潜在价值,并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上市融资等方式,拓宽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使文化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撑,增强文化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此外,文化企业应当创新资本的利用方式,例如可以参考美国进行无形资产的证券化。可以将文化企业的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Y产进行组合,按照各自的风险比例比例折算风险准备金后,打包成证券在市场流通,为企业带来资金。
(三)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沟通
文化企业在招聘人才式应当注重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应当综合财务处理能力,管理能力,风险分析能力进行入职考评。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全面发展能力,定期为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有条件可实行轮岗制,加强财务部门与其它部门的联系,让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的营运模式有一个整体观念。
五、总结
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TD7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93-01
近些年来,我国因各类生产中的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在数万人左右。虽然这几年特大事故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事故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甚至呈上升之势。造成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监察体制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惩罚力度不够和企业安全投入强度较低之外,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掌握少,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必须采取措施,促使管理者紧抓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势必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巨大的损失,因而,各个企业都应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组织,对生产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目前,我们的 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1安全生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安全职责不到位
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
1.2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企业往往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而轻视日常的细节安全管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1.3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经常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2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为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2.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操作人员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2.2抓责任制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以往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之所以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企业及其有关部门权利大而责任轻,企业的相关机构权利小而责任重,难以调动各方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使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要抓好安全生产,应该在责、权、利相统一和权、责一致的原则下,建立和完善能够覆盖方方面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此同时,狠抓责任制的落实,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企业的各相应机构及车间、班组和人头,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负责。
2.3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
2)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3)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
4)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企业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2.4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的需要。
2.5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
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可以从操作层面,建立所有操作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生产活动的流程化,把各类文字流程图表化、现场化。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2.6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是人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企业只有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然而,实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且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其重点是从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方面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3结束语
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性篇8
【Abstract】 At present, in the national scope, various enterprises have carried out th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but many enterprises have doub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afet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enterprise securit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only.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标准化建设;关系;建议
【Keywords】enterpris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proposal
【中D分类号】X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142-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点推行,其已经受到了各个领域内企业的广泛关注与欢迎。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一种可持续改进的动态系统管理办法,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得以系统性、先进性的开展,并通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安全生产的自律性与积极性,实现了以文化保证安全的目标,有效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与当前时展相吻合的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安全生产标准正是以这一理念为基础产生的:“对生命负责,以人为本,将安全生产始终放在首位”。
2.2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与国家要求相吻合的
国家对于各个行业尤其是生产加工行业,始终要求其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安全生产方面就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因此,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与国家要求相吻合的,是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体现。
2.3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与企业发展要求相吻合的
一个企业若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文化与安全标准,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稳定生产的基本保障,对于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 安全标准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系
3.1 安全标准化建设来源于安全文化
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其需要一个以安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来对企业活动进行规范与指导,全面提升各种企业活动的安全性。而将这些安全文化理念进行有效的结合,就构成了企业安全标准化。对于企业安全标准化而言,其核心是人,其得以实施主要是依靠人的高度认知以及自觉性。要想实现这一点,就不能用简单的奖励惩罚或者规章制度来约束,而是要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要建立企业安全文化,让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安全生产达到质的飞跃。每位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都与企业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需要员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文化素质。
3.2 安全标准化建设能够体现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核心,提倡用文化来对人们的生产行为进行指导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安全文化强调要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以及健全、可操作性较高、时效性较强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二,企业安全文化还特别强调对现场的管理,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加强对现场作业的管理,必须要保证生产现场具有各类安全标志、安全通道畅通无阻、生产现场整洁有序等。而上述内容是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一个体现。
3.3 安全文化与安全标准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目的以及作用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人员以及各项设施设备处于安全的状态下。因此,通过运用文化的手段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进而让员工认识到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企业的相关安全规范与制度。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一种内容涵盖较为广泛的管理思想,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及人文性,能够有效的将人的行为以及思想联系到一起,这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而言,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让员工在生产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定,这可以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1]。
4 促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4.1 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的领导
在企业生产中,要树立以及强化“我的区域,安全我负责”的安全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保证企业生产的高标准、严要求,实现企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安全标准化管理。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建立一岗双责制度,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保证各项安全生产承诺的落实;同时,还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分级机制,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抓一级,实现责任到人,并健全奖惩机制以及加强责任追究力度。
4.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员工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施安全管理。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实现自身生产经营的安全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自我约束与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积极调动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变主动为被动。企业员工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只有让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才能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责任体系,让员工形成“个人安全我负责,企业安全我尽责,他人安全我有责”的安全理念,从而实现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2]。
4.3 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企业文化的构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任何企业都需要通过建立安全文化来对人性的弱点以及毛病进行约束,使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员工将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指导生产。企业还应做好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生产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工作,让他们对下属员工的生产进行约束。同时,应充分利用班组每周一次安全活动、班组每天安全喊话活动、企业安全演讲活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应急演练活动等一系列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以及手段,并在各个生产岗位以及设施设备中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宣传展板等,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从而为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提供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安全标准化来源于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有安全标准化来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其是在员工安全生产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是企业员工必须要坚守的一种理念与信仰,而这种理念与信仰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安全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劭彬.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0):2510.